新型融资担保:破解小微企业和“三农”融资难、融资贵的利器

2015-09-23

信息来源:金融时报

 《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出台后,因其针对性强、接地气、对发展新型融资担保行业进行了系统、全面的顶层设计等,备受业界关注。

  作为融资担保行业的实际操作者,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总经理钱力表示,《意见》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一是把融资担保工作作为破解小微企业和“三农”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,作为实现稳增长、调结构、惠民生的重要措施,作为促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重要途径,上升到重要的战略层面,这是前所未有的。二是在经过了多年争论、纠结和历练后,一个具有中国特色、持续健康、科学合理的融资担保模式逐渐清晰起来,这是事关根本的。三是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前行业发展的部分瓶颈问题,而且为今后系统解决存在的问题预留了空间、指明了方向,这是面向长远的。

  钱力认为,《意见》有三个亮点。首先是坚持政策性定位。《意见》明确了融资担保的政策性定位,凸显政策导向,符合我国实际,这与目前世界主流担保模式高度一致。《意见》提出,对于服务小微企业和“三农”等普惠领域、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融资担保业务,尊重其准公共产品属性,政府给予大力扶持。融资难、融资贵主要发生在小微企业身上。服务对象的专属性和特殊性,决定了融资担保机构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,履行的是特定政府职能。据了解,在实践中,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按照“扶小微、广覆盖、分层次、可持续”原则,明确政策性定位,服务对象锁定为小微企业和“三农”,享受政策支持的单户在保余额不超过2000万元,年化担保费率不高于1.5%,市、县级担保机构的小微企业担保户数比重分别不低于70%和90%,并将放大倍数、服务户数、担保费率、风险控制等作为激励约束指标,与政策扶持、注资参股、年度考核挂钩。这种定位,既符合担保行业的本质属性,又为建立政银担合作奠定了基础,而且降低了收费标准、提升了服务水平,起到了行业发展风向标和稳定器的作用,有效维护了区域经济金融稳定。近年来,在全省民营融资担保机构数减少30%、50%以上的民营担保机构不能与银行正常合作、民营融资担保份额由50%急剧下降到不足20%的严峻形势下,以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为龙头的全省政策性担保体系及时跟进,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,使全省融资担保业务保持了20%以上的增长势头,有力支持了全省小微企业发展。

  其次是推进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。《意见》提出,推进融资担保机构“减量增质”、做精做强,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的融资担保机构,基本形成数量适中、结构合理、竞争有序、稳健运行的机构体系。近年来,安徽信用担保集团按照“从做大体量到健全体系”的转型路径,通过股权和业务两条纽带,积极构建全省政策性担保体系,实现了省、市、县三级全覆盖。据悉,目前,安徽省省级担保机构净资产达141亿元,市、县级担保机构平均净资产分别达到4.14亿元、2.08亿元,整个体系净资产规模已达439亿元,体系平均放大倍数4倍,其中市级5倍、省级10倍。

  最后是构建新型政银担合作关系。《意见》提出,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政银担合作机制”。“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,从银担合作到政银担合作,尽管仅一字之差,但却是根本的改变。不仅有效改变了长期以来银担合作不对等、不通畅的顽疾,而且通过风险分担实现风险共管,切实降低风险,更直接降低了企业准入门槛,提高了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获得率。”钱力说,安徽在实践中构建的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具有比较丰富的内涵,包括:持续稳定的资本补充机制,即通过做大资本规模,提升担保能力;通过建立风险补偿基金,增强抗风险能力;科学有效的比例再担保机制,即通过不同的再担保比例,引导和鼓励担保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。均衡合理的风险分担与代偿补偿机制,即按照“4321”比例,由原保机构、省担保集团、银行、原保机构所在地政府分担风险责任。从实践效果看,安徽推行的新型政银担合作,不仅是一种业务模式创新,更是一种工作机制创新。银行通过风险共管,降低了小微企业风险的实际发生率,同时获得了更多客户资源;担保机构提高了担保效率,控制了担保风险,形成了持续可行的担保模式;小微企业获得了更便捷的担保信贷支持;政府收获了综合效益,形成了稳定和谐的金融环境。


保函查询
在线留言
0592-5319222